第三届中国区域发展高层论坛在暨南大学举办
发布时间: 2020-05-20 浏览量: 597 来源: 广东产业发展与粤港澳台区域合作研究中心
12月9日,第三届中国区域发展高层论坛在暨南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与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主办,暨南大学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协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国社科院、国家发改委等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在暨南园展开学术研讨。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教授在致辞中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介绍了暨南大学的情况、特区港澳及区域经济研究的发展现状。他表示,暨南大学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抓住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开创人才培养、科学科研究、服务服决策的新局面。
论坛围绕“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区域发展四十年”、“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覃成林教授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应有三大战略使命,成为对世界经济格局有主导作用的大湾区、为全球经济的治理提供中国经验、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与此对应,粤港澳大湾区应有三大战略重点,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智慧社会、建成强大引导力和辐射力的世界经济中心、建成国家重要的增长极和世界最具活力湾区。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郝寿义教授提出,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对外开放三个方面努力。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梁琦教授认为,广东要强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责任担当。华南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田秋生教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着深化改革来建设,改革的重点领域包括改革体制对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深化合作和一体化发展。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白国强研究员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基本价值追求有五个方面,即全面创新的协同、成为全球绿色低碳的新模式、高度开放的先行区、包容共享的融通区、区域整合促进稳定增长。
围绕“中国区域发展四十年”这一主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与区域经济部李善同教授回顾了区域经济发展四十年的变化,提出区域发展差异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须从全球经济大局、国家战略、国内经济结构和区域政策四个方面全面看待区域发展差异。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教授、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肖金成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分别从新地理经济学视、区域发展战略演变、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等方面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历程及经验做了梳理和总结。
“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陈耀研究员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要更多地基于市场基础,发挥市场在协调方面的基础作用和决定作用,区域协调政策要更多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张可云教授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统筹有力,第二个是竞争有序,第三个是绿色协调,第四个是共享共赢。